為了讓婦援會今年努力推動的「路人甲正義行動」能夠更進一步落實「與社區相結合」的目標,婦援會與家防中心合作,分別在10月1號和10月8號舉行兩場工作坊,總共有台北市32個里,將近70位里長及守望相助隊的志工前來參加,透過上課、分組討論、心得報告與分享等方式,讓這些在社區當中身處第一線,經常有機會跟民眾直接接觸的志工們,能夠藉由參與工作坊充分了解「路人甲正義行動」的理念與步驟,幫助他們在遇到民眾發生家暴或親密關係暴力時,更懂得如何適時介入,用適當的方式解除危機。  

在工作坊的課程中,婦援會顧問高小帆首先舉了1964年發生在美國紐約的一個實際案例做為開場,當時一名年輕女子深夜在大街上遭到另一名男子攻擊,企圖性侵她,這名女子大聲求救呼喊,在長達30分鐘的暴力過程中,儘管有好幾位附近住戶開窗觀看,卻無人報警,導致這名受攻擊的女子最後不幸身亡,這起案例後來引發許多爭議及討論,並因而衍生出所謂「旁觀者心理」的理論,也就是當很多人同時看到暴力事件發生時,反而可能因為基於「其他人也看到了,自己不需負責」的心理,無視於受害者的求助。 

 

高小帆顧問也以最近發生在高雄六合夜市夫妻嚴重爭吵、新竹城隍廟小吃街情殺事件等台灣的案例,詢問前來參加工作坊的守望相助隊志工和里長們,遇到在公共場合發生暴力事件時,大家不願意採取行動制止的原因是甚麼?有人說,擔心被報復;有人說,不知道該怎麼做;也有人回答,因為是街坊常發生的事,大家就習以為常,不在意了。高小帆顧問指出,如果民眾都抱持著冷漠的心態,類似當年紐約的悲劇會再次發生,但是如果大家願意伸出援手,就可以避免暴力情況更加惡化,不過,高小帆顧問也強調,「見義勇為」是有條件的,不要魯莽去做,必須注意自己的安全,她藉此機會將婦援會所推動的「路人甲正義行動」的概念,和安全中止暴力的「別、想、動、守」4大行動步驟介紹給工作坊的學員們,讓大家了解到透過簡單而安全的方法,每個人其實都可以成為反暴力行動的一份子。 

 

接著,工作坊以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大家根據一些實際案例,討論該如何介入並中止暴力行為,然後再上台發表心得感想,幾乎所有參加工作坊的社區志工和里長們,都非常認同「路人甲正義行動」的概念,認為應該將心比心,多雞婆一點,找藉口介入正在發生的暴力行為,把傷害降到最低。高小帆顧問也提醒大家,在當和事佬時,應該同時考量到施暴者和受暴者的心理,一方面安慰協助受暴者,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激怒施暴者,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另外,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臺北市家防中心副主任陳彥竹、家防中心成人保護組組長王儀玲等人,也都親自出席了工作坊,為守望相助隊的志工和里長們上課,講解有關家暴案件的相關法令和處理流程,增加大家在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最後,更頒發認證書給每位工作坊的學員,期盼大家能將「路人甲正義行動」的概念帶回各自的社區鄰里,並真正落實與實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婦女救援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