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在上星期10月24號舉辦了「推展犯罪被害人保護有功人士及團體」的表揚大會,婦援會因為長期投入台灣人口販運防制工作的卓越表現,獲選為今年度「外國籍被害人服務類別」有功團體,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親自出席大會並代表本會接受法務部頒獎表揚。

法務部在表揚大會的簡介手冊上寫著,婦援會是全台灣第一個辦理「人口販運被害人鑑別階段社工陪同偵訊服務」的民間團體,在非常有限的人力之下,設置2支24小時服務專線,當警方在偵訊疑似人口販運被害人時,一方面保障被害人的權益,一方面也藉由社工的專業,提供警方更多協助。婦援會同時接受內政部移民署委託,從2009起,在花蓮設立「人口販運被害人庇護所」,透過輔導、照顧、技職訓練等課程,將庇護中心打造成一個溫暖的家,讓東南亞各國被販運到台灣來的受害者,能夠有一個安心的避風港。

除了直接服務之外,婦援會也持續進行人口販運議題的政策倡議、監督與協調工作,與其他民間團體共同組成「反人口販運聯盟」,在婦援會的努力奔走下,終於促使政府在2009年正式通過施行「人口販運防制法」。婦援會同時還致力於「人口販運防制」議題的宣導及教育推廣,包括製作多國語言的「人口販運被害人權益手冊」、「外籍移工權益宣導手冊」,並且接受各政府機關及民間單位的邀請擔任講師,宣導與人口販運相關的專業知識。

正因為身為全台灣第一個積極投入人口販運防制工作的婦女團體,婦援會不只在國內深耕經營,更將觸角伸向國際,將長期以來的經驗與成果與國際社會分享交流,經常獲邀出席世界各地與人口販運防制相關的國際會議,藉由這樣的方式,大大提升台灣在國際間的能見度,也深獲各國人口販運防制專家的好評與肯定。

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表示,這都要歸功於大家長期以來的努力,尤其是救援部同仁們更是辛苦,在人口販運防制工作上投入許多心力,功不可沒,能夠獲得法務部的肯定,她備感光榮,也要將這份榮耀與婦援會全體同仁共同分享。


婦女救援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10月27號上午,婦援會的辦公室裡突然出現40幾位青春洋溢的「小綠綠」,原來是北一女資優班的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前來婦援會進行校外教學參訪,老師希望讓同學們了解人口販運的概念與現況,進一步培養孩子們對人權的觀念。婦援會派出了經驗豐富,已經擔任疑似人口販運被害人陪偵社工長達5年多的救援部高級專員陳禹先,來為這群北一女資優班的同學們上課。

對於一群16、17歲的高中生來說,「人口販運」似乎是一個和她們沒有甚麼切身關係,也很難想像的議題,不過,陳禹先高級專員以她身為第一線陪偵社工,直接與來自中國和東南亞各國人口販運被害人接觸的經驗,用說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的為同學們解說,立刻引起大家的興趣。陳禹先高級專員提到,目前台灣的人口販運,主要分為「性剝削」和「勞力剝削」兩種類型,以「性剝削」來說,她曾經碰到一個越南的受害人,來台灣後被其他同鄉騙去從事性交易,6、7個人擠在一個小房間裡,每天必須應付各式各樣的嫖客,連生理期都不能休息,但嫖客付了3千塊,自己只能拿到8百塊,其他錢都被賣淫集團的人拿走,吃飯住宿的錢還要東扣西扣,根本毫無翻身的餘地,處境相當可憐。

另外,陳禹先高專也舉了一個遭到「勞力剝削」的案例,一名來台當家庭幫傭的印尼女子,一天要工作18個小時,雇主卻一天只給她吃一餐,還不能在雇主家中洗澡,必須跑到頂樓用冷水洗澡,而且人身自由完全受到限制,當她好不容易透過管道對外求救,成功獲救時,已經被折磨到只剩下38公斤。由於這些人口販運被害人身處異鄉,語言不通加上人生地不熟,甚至遭到雇主威脅,很難對外求救,一旦被警方查獲時,又因為文化差異和欠缺信任感,常常會出現認知上的差異,讓警方在辦案時遭遇許多困難,由婦援會的社工陪同人口販運受害人接受偵訊,透過專業的技巧,可以從旁同時提供警方和被害人許多協助。

 為了讓這群北一女的孩子們能夠更設身處地,以同理心去感受人口販運被害人的處境,陳禹先高專還舉例說,現在很多年輕人會想去澳洲打工,萬一你在那裏遇到不公平待遇、被騙、被剝削,但你又在外國舉目無親,不知道該如何求救,是不是很慘呢?所以,不要以為「人口販運」是件跟你毫不相干的事情,「人權」議題是大家都應該去關心並努力維護的,「如果你不希望別人這樣對待你,你就不應該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這群北一女的同學在聽完陳禹先高專的講解說明後,都表示收穫良多,不僅對「人口販運」議題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會打抱不平的說:「那些壞雇主太可惡了!」,「那些受害者真的好可憐!」,從同學們的反應看來,這場「人口販運」的校外教學課程,效果可算是相當成功。 

另外,婦援會也藉此機會,用短短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向參訪的同學們簡單介紹台灣「慰安婦」阿嬤的歷史,並邀請同學們響應婦援會「一人一句,一人一心」814特展的創作,只見這群高中女生們拿起畫筆,用心描繪並寫下想對日本政府或「慰安婦」阿嬤們所說的話,婦援會十分感謝同學們的支持,也希望11月25號展覽開幕時,大家能夠相約去看展,除了捧場之外,更可以體驗一下自己的創作在展場中展出的感覺。


婦女救援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休二日,來場甜蜜親子約會吧!

花蓮的朋友看過來,假期不想人擠人,待在家又有點無聊嗎?

那你絕不能錯過《花好學苑》親子系列的第一堂課-魔力香味:親子烘培課!透過專業老師的教導,讓你第一次做西點就上手,而且過程中還能與孩子親蜜互動,一起感受學習、手作的樂趣喔!

這是婦援會前進花蓮婦女中心的第一場活動,歡迎大家大力分享給花蓮的親朋好友,幫我們多多宣傳喔:)

婦女救援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讓婦援會今年努力推動的「路人甲正義行動」能夠更進一步落實「與社區相結合」的目標,婦援會與家防中心合作,分別在10月1號和10月8號舉行兩場工作坊,總共有台北市32個里,將近70位里長及守望相助隊的志工前來參加,透過上課、分組討論、心得報告與分享等方式,讓這些在社區當中身處第一線,經常有機會跟民眾直接接觸的志工們,能夠藉由參與工作坊充分了解「路人甲正義行動」的理念與步驟,幫助他們在遇到民眾發生家暴或親密關係暴力時,更懂得如何適時介入,用適當的方式解除危機。  

在工作坊的課程中,婦援會顧問高小帆首先舉了1964年發生在美國紐約的一個實際案例做為開場,當時一名年輕女子深夜在大街上遭到另一名男子攻擊,企圖性侵她,這名女子大聲求救呼喊,在長達30分鐘的暴力過程中,儘管有好幾位附近住戶開窗觀看,卻無人報警,導致這名受攻擊的女子最後不幸身亡,這起案例後來引發許多爭議及討論,並因而衍生出所謂「旁觀者心理」的理論,也就是當很多人同時看到暴力事件發生時,反而可能因為基於「其他人也看到了,自己不需負責」的心理,無視於受害者的求助。 

 

高小帆顧問也以最近發生在高雄六合夜市夫妻嚴重爭吵、新竹城隍廟小吃街情殺事件等台灣的案例,詢問前來參加工作坊的守望相助隊志工和里長們,遇到在公共場合發生暴力事件時,大家不願意採取行動制止的原因是甚麼?有人說,擔心被報復;有人說,不知道該怎麼做;也有人回答,因為是街坊常發生的事,大家就習以為常,不在意了。高小帆顧問指出,如果民眾都抱持著冷漠的心態,類似當年紐約的悲劇會再次發生,但是如果大家願意伸出援手,就可以避免暴力情況更加惡化,不過,高小帆顧問也強調,「見義勇為」是有條件的,不要魯莽去做,必須注意自己的安全,她藉此機會將婦援會所推動的「路人甲正義行動」的概念,和安全中止暴力的「別、想、動、守」4大行動步驟介紹給工作坊的學員們,讓大家了解到透過簡單而安全的方法,每個人其實都可以成為反暴力行動的一份子。 

 

接著,工作坊以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大家根據一些實際案例,討論該如何介入並中止暴力行為,然後再上台發表心得感想,幾乎所有參加工作坊的社區志工和里長們,都非常認同「路人甲正義行動」的概念,認為應該將心比心,多雞婆一點,找藉口介入正在發生的暴力行為,把傷害降到最低。高小帆顧問也提醒大家,在當和事佬時,應該同時考量到施暴者和受暴者的心理,一方面安慰協助受暴者,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激怒施暴者,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另外,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臺北市家防中心副主任陳彥竹、家防中心成人保護組組長王儀玲等人,也都親自出席了工作坊,為守望相助隊的志工和里長們上課,講解有關家暴案件的相關法令和處理流程,增加大家在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最後,更頒發認證書給每位工作坊的學員,期盼大家能將「路人甲正義行動」的概念帶回各自的社區鄰里,並真正落實與實踐。

 

婦女救援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婦援會耗時三年拍攝完成的第二部台灣「慰安婦」紀錄片《蘆葦之歌》,日前參加2014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的評選,成功入選成為播放影片之一,並且在10月20號、10月22號於華山藝文特區的光點華山電影館連續播放兩場,在10月22號的放映會後,還特別舉行一場小型的映後座談會,由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與《蘆葦之歌》導演吳秀菁共同出席,與觀眾進行面對面的分享與交流。 

吳秀菁導演在映後會座談會上表示,有很多人都去看了「看見台灣」這部紀錄片,看到的是在經濟發展掛帥的情況下,台灣國土遭到嚴重破壞,但事實上,台灣的人心也同樣是被破壞的,台灣人的心需要被修復,需要被治療,也因此,她秉持著這樣的心情去拍攝《蘆葦之歌》這部紀錄片,希望藉由「慰安婦」阿嬤們所展現的勇氣,來撫慰台灣人的心靈。 

吳秀菁導演的這番話,立刻獲得現場觀眾的許多迴響與認同,有一位觀眾說,《蘆葦之歌》的確是一部深具療癒效果的影片,曾經在年輕時受到如此嚴重創傷的阿嬤們,卻沒有選擇用悲情來面對創傷,在這部影片當中,「阿嬤們展現了卑微中的不平凡,讓大家知道尊嚴不是可以被剝奪的,阿嬤心中的那股善良和愛,正是台灣人文化的根源,令人非常感動,這部紀錄片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有很深的教育內涵」。 

另外,有一位比丘尼師父也參加了映後座談會,由於吳秀菁導演本身是位基督徒,在《蘆葦之歌》影片中融入了些許基督教的教義,因此,這位比丘尼師父的出現,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這位比丘尼師父在分享影片觀後感時說到,她認為《蘆葦之歌》提供了很多值得大家反省的點,例如:為什麼要有戰爭?戰爭中受害最深的又為什麼總是無辜的婦女與孩童?她對於影片當中「慰安婦」阿嬤們能夠原諒當年傷害她們的日本人而深深感動,儘管宗教信仰不同,但從佛教的觀點來看,能夠將這些良善的心念傳達給大眾的,就是所謂的「人間菩薩」,因此,她要特別向導演及所有製作團隊表達敬意。 

面對觀眾們熱烈的回應,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表示,她十分感謝吳秀菁導演的堅持,才能讓紀錄片順利拍攝完成,《蘆葦之歌》預計明年五月會正式在院線上映,婦援會目前仍在努力籌備經費,儘管過程很辛苦,但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阿嬤的故事,也期盼明年五月《蘆葦之歌》上映時,能夠獲得觀眾的認同與支持。

支持《蘆葦之歌》播映計畫>>http://goo.gl/ipQoV8

 

婦女救援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婦女救援基金會 康淑華執行長

日本《朝日新聞》於上個月撤回1982年引用日本軍人吉田清治的證言所刊載的「慰安婦」系列報導,認為吉田當年指出日軍在朝鮮半島強擄女性擔任「慰安婦」並施以暴力的證詞有誤。此撤回動作引起日本社會一片譁然,更引發右翼人士一連串企圖翻轉「慰安婦」議題的舉動。

包括首相安倍晉三等右翼人士紛紛譴責《朝日新聞》當年的報導有損國家形象,要求該報社道歉,右翼媒體也藉機不斷攻擊《朝日新聞》,甚至該名記者及其所任職的大學也遭受到威脅。日本政府更於近日要求前聯合國調查員庫瑪拉斯瓦米(Radhika Coomaraswamy)於1996年發表的人權報告中,引述《朝日新聞》有關「慰安婦」的內容必須刪除,但遭到拒絕。

婦女救援基金會長期從事慰安婦人權運動,對於《朝日新聞》撤除報導所引發的一連串後續事件深感遺憾。日本於二次大戰期間強徵婦女赴前線擔任「慰安婦」已是不爭的事實,自1992年以來,各受害國「慰安婦」倖存者已多次發表證言,揭露日本當時以強暴脅迫、拐騙、戶政抽籤等手段強迫婦女為日軍提供性服務,甚至可清楚指認當時受害地點及被販運的歷程。

正如庫瑪拉斯瓦米所言,「吉田證言」只是眾多證據之一,其證言的真實與否,並不會影響「慰安婦」募集過程中婦女被迫成為日軍「性奴隸」的事實。儘管《朝日新聞》當年的報導確有瑕疵,也不可能就此一筆抹滅日軍在二戰期間對「慰安婦」受害者所犯下的罪行。更何況「慰安婦」制度是20世紀最嚴重的性奴役事件,全世界的受害女性至少高達20萬人,日本政府有計畫地結合軍、警、憲、政及業者對女性進行販運及剝削,是國家及軍隊對於婦女的集體性暴力。

日本首相安倍上台以來,保守勢力重新抬頭,右翼人士不願反省日本的戰爭責任,反而不斷發表傷害「慰安婦」之言論,這次更擬透過《朝日新聞》撤除報導一事藉題發揮,試圖再次否定「河野談話」及聯合國調查報告。

「慰安婦」並非只是一件70年前的偶發事件,在21世紀,婦女淪為敵方性奴的事件仍不斷頻傳,性暴力依然被視為戰爭的一種手段。安倍政府曾表示會努力讓21世紀不再有人權侵害,但我們卻看不到任何具體的行動。我們期待日本政府盡速承認「慰安婦」史實,實現保障人權的承諾。

沒有對過去歷史的反省,日本的下一代要如何理解什麼是面對錯誤的勇氣?要如何創造真正的世界和平?日本政府可以做得更好,讓下一代日本人感到驕傲。

婦女救援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朝日新聞》於1982年引用日本軍人吉田清治的證言,刊登有關「慰安婦」問題的系列報導,指出日軍在朝鲜半島強擄女性擔任「慰安婦」並施以暴力。然而,《朝日新聞》於上月以「吉田清治當年的證詞有誤」為由,撤回過往的報導。此事一出,引起日本社會一陣譁然,更給了日本右翼人士一個企圖翻轉「慰安婦」議題的機會,包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右翼人士紛紛譴責《朝日新聞》當年的報導有損國家形象,要求該報社道歉,右翼媒體也藉此機會不斷攻擊《朝日新聞》,當年撰寫報導的記者所任職的大學更相繼受到右翼人士威脅與恐嚇。除了在國內對《朝日新聞》窮追猛打之外,日本政府甚至無限上綱,要求前聯合國調查員庫瑪拉斯瓦米(Radhika Coomaraswamy)於1996年發表的人權報告中,引述《朝日新聞》有關「慰安婦」的內容必須被刪除,但庫瑪拉斯瓦米已經明確予以拒絕。

 

婦女救援基金會對於《朝日新聞》撤除報導所引發的一連串後續事件深表遺憾。日本政府於二次大戰期間強徵婦女赴前線擔任「慰安婦」已是不爭的事實,自1992年以來,各受害國「慰安婦」倖存者已多次發表證言,揭露日本政府當時以強暴脅迫、拐騙、抽籤等手段強迫婦女為日軍提供性服務,甚至可清楚指認當時受害地點及被販運的歷程。正如前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特別報告員庫瑪拉斯瓦米所言,「吉田證言」只是眾多證據之一,其證言的真實與否,並不會影響「慰安婦」募集過程中婦女被迫成為日軍「性奴隸」的事實。根據庫瑪拉斯瓦米在北韓、南韓以及日本所做的調查,日軍確有強徵婦女擔任「慰安婦」。儘管《朝日新聞》當年的報導確有瑕疵,也不可能就此一筆抹滅日軍在二戰期間對「慰安婦」受害者所犯下的罪行。

 

「慰安婦」制度是二十世紀最嚴重的性奴役事件,受害女性至少20萬人。日本政府把女性視為性工具,有制度地結合軍、警、憲、政及不肖業者對女性進行販運及剝削,是國家對於婦女的集體性暴力,若只聚焦在強擄與否,是過度窄化了議題的重點。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台以來,日本的保守勢力重新抬頭,軍國主義再現,日本右翼媒體及人士至今仍不願反省日本的戰爭責任,承認戰時女性人權所遭受到的侵害,反而透過《朝日新聞》撤除報導一事借題發揮,試圖再次否定河野談話及聯合國的調查報告,對這樣無恥的政客,婦女救援基金會要提出最大的譴責! 

 

在戰亂頻傳的二十一世紀,婦女淪為敵方性奴的事件頻傳,性暴力依然被視為戰爭的一種手段。安倍政府曾表示,日本會努力讓二十一世紀不再有人權侵害,但我們卻看不到任何具體的行動。婦女救援基金會在此呼籲,日本政府盡速承認「慰安婦」史實,以歷史為借鏡,以反省為實踐,實現對人權的承諾,方能早日化解日本與各「慰安婦」受害國之間的歷史陰影,讓日本的下一代活得驕傲!


婦女救援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の「『朝日新聞』は、1982年に日本の軍人吉田清治氏の証言を引用して、「慰安婦」問題に関する一連の報道を掲載し、日本軍が朝鮮半島において女性たちを暴力によって強制連行し、「慰安婦」にしたと指摘した。しかしながら、先月『朝日新聞』は「吉田清治の当時の証言には誤りがあった」との理由でこれまでの報道を撤回した。この事が明らかになるや日本の社会ではかまびすしい議論が起こり、さらに日本の右翼勢力に「慰安婦」問題をひっくり返す機会を与えることとなり、安倍晋三首相らを含めた右翼勢力が『朝日新聞』の当時の報道が国家のイメージを損なったとして、次々と非難し、朝日新聞社に対して謝罪を求めた。右翼的なメディアもこれに乗じて『朝日新聞』を攻撃し続け、当時記事を書いた記者勤務する大学は、右翼勢力から相次いで脅迫を受けた。国内での『朝日新聞』に対する激しい攻撃のほか、日本政府は、国連人権委員会特別報告者ラディカ・クマラスワミ(Radhika Coomaraswamy)氏に対して、1996年に発表した人権報告における『朝日新聞』を引用した「慰安婦」に関する内容を削除すべきと要請したが、クマラスワミ氏はきっぱりと拒絶した。

婦女救援基金会は、『朝日新聞』が報道を取り消したことにより引き起こされた相次ぐ一連の事態に対し、心から遺憾の意を表明する。

日本政府が第二次世界大戦中に女性を強制的に徴発し、前線に送り、「慰安婦」とした事は既に争いのない事実であり、1991年以来、生存する被害国の「慰安婦」は度々証言を行い、当時の日本政府が脅迫、誘拐、欺し等の手段で日本軍への性サービスの提供を女性に強制したことを明るみに出した。さらには被害を受けた場所及び連行されたルートも明確に指摘した。正に前国連人権委員会特別報告者ラディカ・クマラスワミ氏の言うように「吉田証言」は多くの証言の一つにすぎず、その証言が真実であるかどうかは「慰安婦」募集の過程で女性たちが日本軍の「性奴隷」となることを余儀なくされた事実に影響するものではない。クマラスワミ氏が北朝鮮、韓国及び日本で行った調査によると、日本軍は確かに女性を強制的に徴発し、「慰安婦」とした。当時の『朝日新聞』の報道に確かな誤りがあっても、その一文では日本軍が第二次世界大戦中に「慰安婦」に対して犯した罪を減刑することはできない。

「慰安婦」制度は20世紀で最も深刻な性奴隷の事件であり、被害女性は少なくとも20万人に達するといわれている。日本政府が女性を性の道具とみなし、軍、警察、憲兵、行政機関と悪徳業者が組織的に一体化して女性を連行し、搾取したことは国家による女性に対する集団的暴力であり、強制連行があったかどうかだけが焦点になるとしたら、それは問題の本質を過度に狭めるものである。

婦女救援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性議題不論在家庭或是社會,都還是許多人避而不談的話題。因此色情影像成為許多兒少性的啟蒙對象…針對這個現象,到底對於兒少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歡迎你加入A片議份子,一起討論。我們邀請到長年在法院服務擔任兒少心理輔導員的蘇益志社工師,與我們分享在司法體系內的第一手觀察與省思。

時間:103年11月1日(週六) 上午9:00-12:00
地點:婦女救援基金會總會(台北市民生西路240號10樓,近雙連捷運站)
對象:以社工、諮商輔導領域之工作者,對色情影像及兒少性別議題有興趣的大眾

主要議題
1.對兒少談色情與性議題時,如何先建立自身對色情與性的態度? 
如何跳脫刻板性/別思維,與兒少討論相關議題。
2.探討兒少觀看色情影像的原因,以及兒少在接觸色情影像之後的生理、心理與行為的影響。
3.成人應該如何思考兒少在性方面的自主以及權力? 
4.司法制度對於兒少性/別與親密關係等面向的影響為何?

報名網站:https://twrf2014.typeform.com/to/LJ8d8X  (人數額滿已結束報名,請見諒,謝謝)


婦女救援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研發部高級專員張凱強

 

親密伴侶交往期間所拍攝的裸露或性愛影像,卻在分手後遭到男方惡意散布於網路,成為報復、脅迫、勒索性行為、破壞女方名譽及人際社交關係的犯罪工具。這種因新傳播科技發展所衍生出的親密關係暴力型態,僅計算媒體有曝光之案件,在今年九月就發生六起之多,平均每周發生率高達1.5件,且絕大多數的被害人都是女性。

 

此種新型態犯罪的急速暴增,不僅反映出我們社會仍隱含強烈的「厭女情結」(misogyny)以及對女體窺探意淫的性別歧視,更凸顯出法律遠趕不及社會變遷速度,實有必要檢討我國現行法律的缺漏不足,難以遏止這類犯罪行為,亦無法提供被害人應有保護之問題!

婦女救援基金會早在今年二月即曾召開記者會指出此一問題,持有交往期間所拍攝的裸露或性愛影像之加害人,不僅會據此恐嚇脅迫被害女性,更往往會將影像透過網際網路或facebook、LINE等通訊軟體,惡意散布予女方親友或不特定多數網友觀看,不僅破壞被害女性的人際關係,更使其因極度恐懼而產生極嚴重的心理創害,更曾發生被害人因不堪心理折磨而選擇自盡的憾事。

此種犯罪現象之氾濫,近年已引發國際間高度關注,歐、美、日等各國均已開始著手進行該國法律修正。但反觀我國現行法律,如伴侶雙方當初是合意拍攝或主動交換這類裸照或性愛影像,事後卻遭某方惡意張貼於網路散布。

 

婦女救援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